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

《蝉》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【唐】李商隐

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

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

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

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译文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原本就栖身高枝,难以饱腹,悲鸣传恨,只能徒劳无功,白费其声。

五更天之后,疏落的蝉声,几乎要断绝了;然而满树碧绿,依然如故,毫不动情。

官职卑下,像桃梗一样漂流不定;老家田园,长期荒芜,杂草早已长平。

烦劳您的鸣叫,最能让“我”警醒自己,全家和您一样,一贫如洗。

注释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以:因。薄宦:指官职卑微。

高难饱: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,餐风饮露,故说“高难饱”。

恨费声:因恨而连声悲鸣。费,徒然。

碧:绿。

薄宦:官职卑微。

梗,指树木的枝条。

故园:对往日家园的称呼,故乡。

芜已平:荒草已经平齐没胫,覆盖田地。芜,荒草。平,指杂草长得齐平 。

君:指蝉。

警:提醒。

亦:也。

举家清:全家清贫。举,全。清,清贫,清高。

赏析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咏蝉诗。

提起咏蝉名篇,就不能不提虞世南的《蝉》、骆宾王的《蝉》。前者寓意于形,后者直抒胸臆。李商隐这首《蝉》,则是以蝉自喻,借蝉自警,各有千秋,皆是咏蝉佳作。

“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”首联是说,原本就栖??枝,难以饱腹,悲鸣传恨,只能徒劳无功,白费其声。这是写“高蝉之难饱”。在诗人眼中,蝉所生存的环境,是非常艰难的。因为“高”,所以“难”;因为“高”,所以“贫”;因为“高”,所以“远”。这一“高”字,表面上看是写蝉栖“高处”,实则是写人格“高洁”。“高洁”,而不能随波逐流,同流合污,故而被俗世抛弃,只能清贫自守。

“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”颔联是说,五更天之后,疏落的蝉声,?乎要断绝了;然而满树碧绿,依然如故,毫不动情。这是写“树碧之无情”。钱锺书读到这句时评价道:“蝉饥而哀鸣,树则漠然无动,油然自绿也。树无情而人有情,遂起同感。”此评价非常中肯。一方可怜兮兮,一方无动于衷;一方凄凄惨惨,一方无情无义;一方肝肠寸断,一方漠不关心。这世间不是所有冷暖,都有人知。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一个人在艰难地前行。大概,我们知道,靠别人都是靠不住的。人情冷暖,只有在你最落魄的时候才愈加分明。“无情”二字,可谓全诗诗眼。世事无情,不以个人的哀乐为转移。

《蝉的诗意简短(虞世南的蝉的诗意)》

“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”颈联是说,官职卑下,像桃梗一样漂流不定;老家田园,长期荒芜,杂草早已长平。这是写“薄宦之漂泊”。这两句典出汉代刘向说苑》:土偶谓桃梗曰:“子东园之桃也。刻子为梗,遇天大雨,水潦并至,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。”这里是说诗人生活不安定,漂泊在外。由于长期在外漂泊,所以故园才会荒芜。“薄宦”二字,已见弃官之意;“故园”二字,顿起归隐之情。

“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”尾联是说,烦劳您的鸣叫,最能让“我”警醒自己,全家和您一样,?贫如洗。这是写“品格之高洁”。一个“清”字,既点出了蝉的自甘清苦,也点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窘境。即便清贫如此,诗人也不改其志,表达了其高洁傲岸的人格魅力。

纵览全诗,表面咏蝉,实则自喻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,为咏蝉诗中的名篇佳作。

赏析来源公众号:古诗词日历,作者:严勇

点赞